查看原文
其他

原创丨琼崖纵队老兵林志刚:戎马一生 军旅传奇

天小涯 精美天涯 2022-08-02


今天,天涯区委宣传部推出《岁月里的故事·纪念海南岛解放70周年》第四期——《琼崖纵队老兵林志刚:戎马一生  军旅传奇》。全文2966字8图,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。



一朝入伍,军魂入骨!短短八个字,尽显英雄本色。


林志刚,三亚市天涯区马岭社区人,1946年5月参军入伍,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246团3连指导员,解放战争时期跟随部队活动于三亚、乐东、临高、东方等,先后历经23次战役,大大小小负伤10余次,战争在他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疤。


复员后他响应国家“上山下乡”号召,到临高红华农场参与生产建设;文革期间遭遇挫折,被迫劳动改造六年;1973年平反后,倾尽毕生心力参与地方建设……往事幕幕再现,92岁的林志刚老人轻描淡写地述说,偶尔也会舒心一笑。“胜利来之不易,年轻一代要好好传承这份胜利荣光!”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林老,回忆起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,仍是思绪万千。


01

13岁替父当劳工

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种


1928年,林志刚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父母都是朴实的庄稼人,在过去窘迫的生活中,忍受过贫寒和苦难。



1941年,日本鬼子闯进村里抓劳工,要求一家出一个男丁,13岁的林志刚主动顶替父亲当劳工,被抓到田独(现三亚市吉阳区)铁矿劳动了四个月。在铁矿当童工期间,林志刚认识了孙家章、王文兴,他们是共产党员,被派到铁矿搞工人运动。


“他们跟我讲了许多从来没有听过的词:马克思主义、共产主义,我们为什么要给日本鬼子当劳工?我们要团结起来把日本人赶出中国!”年纪轻轻的林志刚第一次接触到革命思想,深受震动。他说,以前见到国人被日本人欺侮和压迫,他都会感到愤愤不平,无奈不知如何反抗,直到认识了孙家章、王文兴两位“贵人”,才真正找到投身革命、报效国家的光明道路。


被侵略的岁月在林志刚老人的讲述里,仿佛儿时看过的黑白抗日电影:日本鬼子的惨无人道、汉奸走狗的嚣张跋扈、穷苦百姓的生不如死……



思想是不灭的火种。在王文兴的“牵线”下,林志刚正式成为中共地下交通员,按时把药品、食盐、情报送到指定地方再转交部队。为躲避日本人盘查,他和几个朋友假扮成小贩,把药品、情报等送到信浮乡(现马岭社区),回来时在箩筐里装一些大米、地瓜等农产品。有一次在送情报的途中遭到日军汉奸盘查,对方起疑后将他们抓到了日本部队驻地审查,拷问了很久没有查到证据,最后他们死里逃生。


 “情报都装在脑海里,日本鬼子永远也问不出来!”虽无从体会那般心潮澎湃,但92岁的林志刚老人在说这话的时候,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十几岁小伙脸上洋溢的自豪。


那个田埂上的倔强少年,长成了热血的革命战士!


02

18岁投身琼崖纵队

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


1946年5月,林志刚追随心中的信仰正式参军,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246团3连一名士兵,开始了长达15年的军旅生涯。同年9月,他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,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

70多年过去了,有许多事情,林志刚都已经记忆模糊,但提到第一次上战场的经历,老人却表示永远不会忘记。“我才18岁,那场战役在梅山岭头打响,对方的武器很好,我们也不甘示弱,英勇抗击,对方一个炮弹正好丢在离我不远的空地,炸飞的碎片击中了我的右脚,血肉模糊,顾不上自己的伤,我和战友们举起枪继续回击,经过一夜抗战,最后打掉了对方一个连。”林志刚撸起裤筒,小腿上的伤疤清晰可见。


对于往日的记忆,似电影一般回放。他讲述,“1949年5月,我们在乐东九所围攻国民党一个中队,战火纷飞、硝烟弥漫,打了三天三夜,残存的国民党军躲在营地不出来,因地势险要,我们始终攻不进去,后来连长想到一个好办法,冲到楼顶架了两架机关枪,他们一出来打水或者弄食物,我们就开枪,最后对方实在扛不住,缴械投降。还有一次,我们乔装打扮成国民党士兵,让自己人假扮俘虏,‘光明正大’走进国民党乡公所,乡公所里面仅有40多个人,进去后我们举起枪吹哨集合,命令对方‘交枪投降’。”



 “每次围攻都需要制定周密的进攻计划,我们白天观察对方驻地,知道里头有多少人,门在哪,商量好该怎么进攻,如果输了又该怎么撤退。一切准备就绪后,晚上大家趁着天黑摸了上去,围攻还在睡梦中的国民党军。”林志刚回忆道。


对于投降的国民党军,部队一向宽容对待,“我们是不会杀他们的,只发动他们加入共产党一起干革命,不同意就安排他回家。” 



战争是残酷的。林志刚老人曾亲眼目睹战友们负伤倒下,顾不上危险的他和其他战友誓死冲击,多人被敌人枪炮围攻,子弹直接从他的头顶擦过、右手臂被子弹击中……从那一段段故事中,我们似乎看到了解放战争战场上的滚滚硝烟。


“我们的信心来自人民,群众和民兵是我们的坚强后盾,充足的后勤补给,让我们在多场战役上占得先机。”情到深处话更浓,林志刚老人说,军民鱼水情,希望这段历史不至于随他们老去而被堙沒。


无论在任何时代,那份孜孜不倦追求和平,历尽千辛为革命事业奋斗的精神,总是闪耀动人的光辉。


03

接应解放军渡过琼州海峡

解放海南岛


新中国成立后,海南岛解放迫在眉睫。


1950年初,林志刚所在的连接到一个重要任务——接应解放军渡过琼州海峡。“接到指令后,我们立即着手准备接应工作,备船、分配人员、绘制过海线路,当时的条件有限,只能驾木船过海接应,一艘船只能坐十几二十人,顶着狂风大浪,数十条木船在海上飘荡近二十个小时,最后抵达海口。”林志刚说,战士们在风雨交加的大海上飘荡,很多战友都晕船,有的吐苦水,还有人吐血。



据海南史志网记载,琼崖纵队指定活动在琼文地区的独立团前往接应登陆部队。接到琼崖区党委和北区地委紧急指示后,中共文北县委书记叶明华、县长李光邦带领干部和支前民工前往接应。


1950年初,先后有四支解放军在琼崖纵队的接应和配合下,渡过琼州海峡,突破国民党军海上封锁和岸上拦截,在海南岛登陆成功。四次偷渡登陆,解放军在岛上的兵力达到一个师。4月16、17、18三天,四野6个加强团全部渡海,海南岛战役打响了。人民解放军向纵深进军,相继解放了大部分沿海城镇、控制了北部长达400里的海岸线。


04

历经挫折初心不改

为祖国建设倾尽全力


解放战争胜利后,林志刚度过了一段短暂的美好时光:1950年8月,他到中南军政校学习,通过四年的文化、政治、军事、哲学知识的学习,弥补了当初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的遗憾。1954年,他以劳模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南军区召开的庆功大会,荣获三枚功勋奖章。1955年被授予上尉军衔。



从战争走向和平,从和平走向建设,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。频繁的战争过去了,部队不再打仗,主要参加地方社会主义建设,林志刚完成学业后,到琼山县土委负责保卫工作,满腔热情投身到地方建设中。


1958年至1961年,国家处在经济困难时期。“1958年7月,全军20万军官上山下乡,我和妻儿积极响应号召,离开部队转业到红华农场,在那里三年时光,付出了汗水和代价。”林志刚讲述,三年上山劳动结束后,他先后到保亭县委组织部、澄迈加乐公社等地任职。


经过战火的洗礼,更觉和平珍贵。回到地方后,林志刚初心不改,埋头苦干,长期下乡抓农业生产,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2019年林志刚老人获得一份特殊的礼物——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,他将纪念章挂在胸前,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,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。



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,也见证着国家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,走向伟大复兴,尤其是这些年来海南的巨大变化,老人更是看在眼里,乐在心里。


他说:“回想这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,我从未后悔过,如果人生重来,我想我还是会义无反顾选择参军,保家卫国!”


(↑点击查看微视频《天涯24小时》)

(↑点击查看微视频《红装不如武装美》)

(↑点击查看纪录片《三亚疍歌》)

(↑ 点击查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乡村振兴版

(↑ 点击查看纪录片《村里的脱贫故事》)

阅读推荐

三亚市天涯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胜利闭幕

三亚天涯区:全力以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

2020年两会,将这样影响你的生活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